2016-11-28 19:03:44

8/24 拜訪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前面幾篇為在公司內部見習的成果,但這些只是此次泰國行的冰山一角。我們同莊副校長、翁銘章教授及賴協理於8月24日拜訪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與會者有辦事處謝武樵代表、教育部次長賴碧姬女士、曼谷威爾斯國際學校張耀浪董事長及一名中央社記者。不只是老師們,每一位可敬的前輩都對我們年輕世代的教育及未來發展非常關心並提出相當多的建議。以謝武樵代表為首,他建議台商未來積極向教育部、行政院多爭取經費,以利延長下一屆泰國班的見習時間。莊副校長表示同意並著手計畫未來高大先從EMBA開辦仿效中國兩年雲南兩年泰國的雙聯學制,將與泰國蘭實大學與華僑崇聖大學洽談合作事宜。翁銘章教授則提倡健全台商會功能,出版當地國家工商訊息,強化經商環境。他認為我們應學習日本經商的工作精神、計畫和作息時間,遵守3J: Job analysis, Job description, Job evaluation。曼谷威爾斯國際學校張耀浪董事長則提出建立至台工作的外勞資料庫平台供台商企業參考或聘用的建議。

我也在會議中提出自身的想法。臺灣年輕人之所以不願意到海外工作的可能原因有二。第一缺乏國際觀,對於他國的政經文化等方面知識淺薄,造成未來的不確定性及對他國就業環境的不信任感。縱使有意跨出臺灣,也優先選擇歐美國家,忽視東南亞區域國家的市場潛力。第二缺乏危機意識,許多人寧可留在臺灣的舒適圈靠親戚或裙帶關係,也不願憑藉自己的力量打拚,這也可歸因臺灣的教育體制中有產官學落差,進而導致臺灣的新世代普遍競爭力不足,且沒有足夠能力適任於民間企業。我認為到海外工作需具備至少三種能力,分別是語言、專業技能及態度。高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近年規劃增設東語系小語種組別及相關課程將有助提升語言能力,而理工商管等院則能充實學生專業職能,唯態度尚須仰賴個人養成。高大承辦此次教育部泰國專班計畫正是為學生開設多元經貿課程並提供海外見習機會,期精進學生競爭力,也為政府新南向政策奠定里程碑。

會後,所有人一同享用晚宴,桌上來了一道泰式蝦餅。於是,中央社的記者大哥問我們四位見習同學是否知道泰式蝦餅的泰語,就在同學們紛紛搖頭的同時,我靈機一動叫來服務生以泰語詢問菜名的方式化險為夷。事實上,台灣蔚為流行的月亮蝦餅並不來自泰國,而是由台灣人改良發明的。月亮蝦餅形狀扁平,泰國人吃的則是甜甜圈狀的金錢蝦餅(ทอดมันกุ้ง)。這也不禁讓我反思,泰國的飲食文化、文創商品、服裝特色都風格明確,但反觀台灣卻是學來學去變得四不像,就像剽竊一樣,如果不在乎在地文化脈絡與差異而任意操作,一昧複製模仿,留下來的只是讓人民對自身文化更加混淆。把台灣傳統原住民舞蹈與客家舞蹈硬要去迎合日本舞蹈祭典的規則,做幾個鳥居和神社模型就大興土木建妖怪村、桃太郎村狂撈觀光財,除了衝突更可怕的是原住民都不原住民了,台灣也失去原有的特色了。台灣已經脫離日治時期70餘年,難道還要繼續活在殖民陰影下,自我矮化嗎?台灣文化究竟是什麼?我們又該以怎樣的態度去看待並愛護保存?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回應(0)

發表網誌評論

載入中